考试性质与目标
复旦大学国际商务硕士(MIB)考试是选拔具备国际化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及商业分析能力的专业人才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内容覆盖经济学、管理学、国际商务实务等核心领域,重点考查考生的理论基础、逻辑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科目与分值结构
考试科目分为 初试 和 复试 两部分:
-
初试科目(全国统考+院校自命题):
- 101思想政治理论(100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
- 204英语二(100分):阅读理解、翻译、写作等。
- 303数学三(150分):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150分,复旦自命题):核心科目,覆盖国际商务核心知识(见下文详解)。
-
复试科目(复旦自主考核):
专业面试(含英语口语)、案例分析、综合素质评估等。
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试大纲详解
考试范围
参考书目以复旦官方指定教材为主,包括:
- 《国际商务》(第11版) 希尔(Charles W. L. Hill)
- 《国际经济学》(第10版) 克鲁格曼(Paul R. Krugman)
- 《全球商务》(第3版) 彭维刚(Mike W. Peng)
核心考点
- 国际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新贸易理论等。
- 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FDI动因、OLI范式、全球价值链。
- 国际金融:汇率决定、外汇风险管理、国际货币体系。
- 跨文化管理: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商务谈判策略。
- 国际商法与环境:WTO规则、反倾销、区域经济一体化(如RCEP)。
题型与分值
- 选择题(30分):基础概念辨析。
- 简答题(60分):理论应用与案例分析。
- 论述题(60分):综合问题分析(如“中美贸易摩擦对跨国公司战略的影响”)。
备考建议
- 基础阶段(3-6个月):
- 通读教材,建立知识框架,重点掌握希尔《国际商务》中的案例分析。
- 补充经济学基础(如宏观/微观经济学)。
- 强化阶段(2-3个月):
- 结合历年真题(复旦真题重复率高)训练答题逻辑。
- 关注时事热点(如数字贸易、ESG投资)。
- 冲刺阶段(1个月):
模拟考试,限时答题,强化论述题的结构化表达。
复试准备要点
- 英语能力:准备商务英语术语(如INCOTERMS 2020)、口语对答。
- 案例分析:熟悉华为、特斯拉等跨国企业的国际化路径。
- 学术素养:阅读复旦教授论文(如沈国兵教授的国际经济研究)。
资源推荐
- 官网: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招生简章
- 真题获取:复旦研招办或权威考研论坛(如考研帮)。
- 延伸阅读:《哈佛商业评论》国际商务专题。
引用说明:本文参考复旦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教育部考试中心大纲及权威教材内容,结合历年考生经验整理,具体考试要求以当年官方通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