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30天冲刺计划
-
明确目标与时间分配
- 根据剩余时间制定每日学习计划,建议分配比例:
- 数学/逻辑(40%):重点突破高频考点(如概率、几何、论证推理)。
- 英语(30%):强化阅读技巧与高频词汇(如经济、管理类话题)。
- 写作(20%):每周至少2篇论证有效性分析+论说文,积累商业案例素材。
- 综合模拟(10%):每周1-2套真题,严格计时。
- 根据剩余时间制定每日学习计划,建议分配比例:
-
真题与错题双轨复习
- 近5年真题至少完成2轮,分析命题规律(如数学常考应用题、逻辑的“削弱/支持”题型)。
- 建立错题本,标注错误原因(计算失误/知识点盲区),针对性补漏。
各科目提分关键点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99)
- 数学:
- 重点公式速记:排列组合(C(n,k))、利润率=(售价-成本)/成本。
- 技巧:选项代入法、特殊值法(如设x=1验证)。
- 逻辑:
快速识别题型:形式逻辑(关键词“所有”“有些”)→ 套用推理规则;论证逻辑→ 抓结论与论据关系。
- 写作:
- 论证有效性分析:模板化开头(“上述论证存在以下漏洞”)+ 4个攻击点(数据虚假、因果混淆等)。
- 论说文:结构推荐“总分总”,案例用海尔、华为等企业实例。
英语二(204)
- 阅读:
先读题干划关键词(人名、数字),定位原文同义替换(如“decline”≈“drop”)。
- 翻译:
拆分长难句(找主谓宾),被动语态转主动(如“It is believed”→“人们认为”)。
- 作文:
小作文背3种信件模板(建议信、道歉信、邀请信);大作文积累数据描述句式(“The chart illustrates a sharp increase in...”)。
考前一周紧急预案
-
调整生物钟
按考试时间(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模拟做题,避免下午犯困。
-
物资清单
- 必带:身份证、准考证、2B铅笔、黑色签字笔(2支)、无存储功能计算器(部分考场允许)。
- 选带:巧克力(防低血糖)、风油精(提神)。
-
心理调节
- 正念呼吸法:焦虑时闭眼深呼吸5次(吸气4秒→屏息2秒→呼气6秒)。
- 自我暗示:“我已充分准备,正常发挥即可”。
考场实战技巧
- 时间分配黄金法则:
- 综合能力:数学55分钟→逻辑50分钟→写作55分钟(留5分钟涂卡)。
- 英语:阅读60分钟→翻译25分钟→作文35分钟。
- 取舍策略:遇到3分钟无思路的题先标记,全部做完后再回头。
常见问题解答
- Q:考前最后一天还要做题吗?
A:建议只做1套简单题保持手感,重点复习错题本和公式。 - Q:写作没写完怎么办?
A:优先保证结构完整(结尾段可简写),残缺比字数不足扣分更多。
引用说明:本文备考策略参考《MBA联考考试大纲》及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历年真题分析,心理调节方法借鉴正念认知疗法(MBCT)理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