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审的基本概念
政审(政治审查)是公务员录用前对考生政治素质、道德品质、遵纪守法情况等进行的全面考察,确保拟录用人员符合国家公职人员的基本要求,2018年政审仍以《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和《关于做好公务员录用考察工作的通知》为执行依据。
2018年政审的核心内容
考察对象
通过笔试、面试、体检的考生,按综合成绩排名1:1进入政审。
考察方式
- 实地考察:招录单位派员到考生所在单位、学校、社区(村委)进行走访,查阅档案、谈话了解。
- 函调:对异地考生可能发函至相关单位调取证明材料。
- 面审:部分单位要求考生当面提交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重点审查内容
- 政治立场:是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无不当言论或行为。
- 道德品质: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诚信记录(如学术不端、老赖等)。
- 遵纪守法:有无违法犯罪记录(需提供无犯罪证明)。
- 工作/学习表现:在职人员考察工作业绩,应届生考察在校表现(如奖惩情况)。
- 亲属背景:部分涉密岗位需审查直系亲属的政治情况。
2018年政审的特殊要求
- 诚信档案:多地将考试作弊、社保造假等纳入诚信档案,一经查实直接淘汰。
- 学历审查:严查“非全日制学历”是否符合报考条件,需提供学信网认证。
- 计划生育政策:部分省份仍要求考生提供计划生育证明(如未婚证明、生育证明)。
常见被拒原因及规避方法
- 问题1:档案材料缺失
→ 提前核对档案,补齐学历、工作经历等关键材料。 - 问题2:亲属有犯罪记录
→ 普通岗位一般不影响,但公检法司等敏感岗位需提前咨询招录单位。 - 问题3:实习/工作经历造假
→ 确保简历与社保记录、合同一致,避免“时间断层”。
考生必备材料清单
- 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
- 无犯罪记录证明(户籍地派出所开具)
- 学历学位证书及学信网认证
- 单位同意报考证明(在职人员)
- 个人总结(部分单位要求手写)
- 计划生育证明(视地区要求)
政审流程时间线
- 通知阶段:招录单位电话或短信通知,明确需准备的材料。
- 材料提交:考生在3-5个工作日内提交书面材料。
- 实地考察:通常持续1-2周,走访单位或学校。
- 结果公示:政审通过后,拟录用名单在官网公示7天。
权威答疑
Q:自考学历会影响政审吗?
A:不影响,只要学历真实且符合岗位要求即可。
Q:父母有醉驾记录是否淘汰?
A:普通岗位无影响,但报考警察等岗位需谨慎。
Q:政审会查社交媒体言论吗?
A:原则上不主动查,但若被举报且查实有不当言论(如诋毁国家政策),可能被拒。
引用说明
本文政策依据参考《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人社部发〔2007〕58号)及2018年各省公务员招考公告,具体执行以当地招录部门解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