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吧考研网

2018年公务员考试如何高效备考?

公务员考试核心认知

公务员考试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渠道,2018年依然保持其权威性与竞争性,要在这场考试中脱颖而出,考生需建立以下核心认知:

2018年公务员考试如何高效备考?-图1

  1. 考试性质:公务员考试是能力导向型考试,重点测查应试者的综合素质和行政职业能力,而非单纯知识记忆。

  2. 竞争态势:2018年国考平均竞争比约为58:1,热门岗位甚至达到千里挑一,备考策略需因人而异。

  3. 考试变化:2018年考试大纲在申论部分强调"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变化需特别关注。

  4. 备考周期:科学备考周期应为4-6个月,分为基础、强化、冲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侧重不同。

    2018年公务员考试如何高效备考?-图2

行测高分突破策略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是公务员考试的第一道门槛,2018年行测包含五大模块:

言语理解与表达

  • 高频考点:逻辑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
  • 提分技巧
    • 建立高频词汇库(2018年新增词汇如"供给侧改革""放管服"等)
    • 掌握"转折后是重点""举例为论证服务"等阅读技巧
    • 每日精练15-20题,保持语感

数量关系

  • 题型分布:数字推理(部分省份)、数学运算
  • 速解方法
    • 代入排除法(适合选项信息充分的题目)
    • 数字特性法(奇偶性、倍数特性等)
    • 方程法(设未知数的技巧)
    • 建议每天专项练习10题,重点突破薄弱环节

判断推理

  • 四大题型: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
  • 备考要点
    • 图形推理掌握"位置、样式、数量、属性、特殊"五大规律
    • 逻辑判断重点攻克加强削弱题型
    • 建立常见类比关系库(如功能关系、组成关系等)

资料分析

  • 易得分模块:掌握技巧后正确率可达90%以上
  • 核心公式
    • 增长率计算:r=(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 比重变化:比重差=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
    • 平均数增长率:(总量增长率-份数增长率)/(1+份数增长率)
  • 速算技巧:截位直除、分数比较、差分法等

常识判断

  • 备考策略
    • 关注时政热点(2018年重点:十九大报告、宪法修正案、机构改革等)
    • 建立知识框架(法律、经济、政治、科技、人文等)
    • 利用碎片时间积累,不必刻意死记硬背

申论写作精要

2018年申论考试更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备考需把握以下要点:

归纳概括题

  • 答题要领
    • 严格依据材料,避免主观发挥
    • 使用"总—分"结构,要点清晰
    • 2018年侧重考察对政策文件的理解能力

综合分析题

  • 答题框架
    • 解释含义(是什么)
    • 分析原因/影响(为什么)
    • 提出对策(怎么办)
    • 注意辩证思维,避免极端表述

提出对策题

  • 对策来源
    • 材料直接对策(约占60%)
    • 问题反推对策(约占30%)
    • 自身知识储备(约占10%)
    • 对策需具体可行,避免空泛

应用文写作

  • 常见文种
    • 调研报告、讲话稿、倡议书、简报等
    • 掌握各文种格式要求
    • 2018年考察重点偏向实用性公文

大作文

  • 高分要素
    • 立意准确(紧扣材料主题)
    • 结构完整(五段三分式)
    • 论证充分(事实+理论)
    • 语言规范(避免口语化)
    • 2018年特别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面试决胜关键

通过笔试后,面试成为最后关卡,2018年面试呈现以下特点:

  1. 形式多样:结构化面试为主,部分岗位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务实**:更加注重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政治素养: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成为考察重点

备考建议

2018年公务员考试如何高效备考?-图3

  • 每天模拟练习2套题,录音复盘
  • 关注时政热点,积累答题素材
  • 参加线下模拟,克服紧张心理
  • 注意仪表仪态,展现职业素养

高效备考计划

基础阶段(1-2个月)

  • 通读教材,建立知识框架
  • 分模块练习,找出薄弱环节
  • 积累申论素材,关注时政

强化阶段(2-3个月)

  • 专项突破,重点攻克薄弱模块
  • 限时训练,提升做题速度
  • 申论批改,完善写作技巧

冲刺阶段(1个月)

  • 全真模拟,适应考试节奏
  • 错题回顾,避免重复错误
  • 调整心态,保持适度紧张

备考资源推荐

  1. 官方资料

    •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人民日报出版社)
  2. 辅助工具

    • 粉笔APP(题库丰富,解析详细)
    • 学习强国APP(积累时政素材)
    • 番茄工作法(提升学习效率)
  3. 优质课程

    • 中公/华图在线课程(系统讲解)
    • B站免费备考资源(技巧分享)

常见误区警示

  1. 题海战术误区:只刷题不总结,效果事倍功半
  2. 偏科备考误区:放弃某个模块,导致总分受限
  3. 模板化误区:申论生搬硬套,缺乏个性思考
  4. 心态失衡误区:过度焦虑或盲目自信
  5. 信息滞后误区:不关注考情变化,备考方向偏差

成功考生经验谈

多位2018年高分考生分享以下共同经验:

2018年公务员考试如何高效备考?-图4

  • 规律作息:保持每天6-8小时高效学习
  • 错题管理:建立电子错题本,定期复盘
  • 时政积累:每日30分钟浏览新闻联播或人民网
  • 模考习惯:每周全真模拟,逐步提升
  • 心态调节:适当运动,保持积极心态

公务员考试是一场持久战,2018年的备考经验告诉我们:科学的方法比盲目的努力更重要,系统的规划比碎片的学习更有效,希望本攻略能为各位考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祝愿每位备考者都能在公务员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


引用说明综合参考了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人民日报出版社考试教材、多位高分考生访谈记录及权威培训机构备考资料,结合笔者多年公考辅导经验编写而成,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