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吧考研网

21考研有哪些必知考点和高效备考策略?

考研报名与时间节点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简称"21考研")的报名工作已于2020年10月10日正式启动,网上报名分为两个阶段:

21考研有哪些必知考点和高效备考策略?-图1

  1. 预报名阶段: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 正式报名阶段: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

重要时间节点

  • 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间:2020年11月(具体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确定)
  • 打印准考证时间: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
  • 初试时间: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 成绩公布:预计2021年2月中旬
  • 国家线公布:2021年3月中旬
  • 复试调剂:2021年3月下旬至4月

考试科目与分值分布

21考研考试科目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两大类:

公共课

  1. 政治(101):满分100分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2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30%)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16%)
    •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
  2. 英语(201英语一/204英语二):满分100分

    • 完形填空(10分)
    • 阅读理解(40分)
    • 新题型(10分)
    • 翻译(英语一10分/英语二15分)
    • 写作(英语一30分/英语二25分)
  3. 数学(301数学一/302数学二/303数学三):满分150分

    • 高等数学(56%)、线性代数(2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2%)
    • 高等数学(78%)、线性代数(22%)
    • 微积分(56%)、线性代数(2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2%)

专业课

专业课由各招生单位自主命题或全国统考,具体科目和分值因专业而异,常见统考专业课包括:

  •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408)
  •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11)
  •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312)
  • 历史学基础(313)
  • 西医综合(306)
  • 中医综合(307)

备考策略与复习重点

政治备考

  1. 基础阶段(9-10月)

    • 系统梳理考纲知识点
    • 重点掌握马原和毛中特部分
    • 完成1000题第一遍练习
  2. 强化阶段(11月)

    21考研有哪些必知考点和高效备考策略?-图2

    • 重点突破难点和易错点
    • 完成1000题第二遍练习
    • 开始关注时政热点
  3. 冲刺阶段(12月)

    • 背诵核心考点和押题卷
    • 模拟考试训练
    • 整理时政专题

英语备考

  1. 词汇积累

    • 每天坚持背诵50-100个核心词汇
    • 重点掌握考研高频词汇(约2000个)
  2. 阅读理解

    • 每天精读1-2篇真题文章
    • 分析长难句结构和出题思路
    • 掌握"定位-分析-排除"解题技巧
  3. 写作提升

    • 积累常用句式和模板
    • 每周练习1-2篇作文
    • 重点突破图表作文(英语二)和图画作文(英语一)

数学备考

  1. 基础阶段

    • 系统复习教材知识点
    • 完成基础题型的训练
    • 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
  2. 强化阶段

    • 重点突破重难点题型
    • 完成历年真题训练
    • 整理错题本和解题技巧
  3. 冲刺阶段

    • 模拟考试训练
    • 查漏补缺
    • 回顾错题和核心公式

复试准备与调剂策略

复试准备

  1. 专业课复试

    21考研有哪些必知考点和高效备考策略?-图3

    • 复习初试专业课内容
    • 准备专业前沿知识和热点问题
    • 阅读导师近期论文和研究方向
  2. 英语复试

    • 准备英文自我介绍(1-2分钟)
    • 练习常见英语问答
    • 准备专业英语词汇和表达
  3. 综合面试

    • 准备个人简历和科研经历
    • 思考职业规划和读研动机
    • 练习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调剂策略

  1. 调剂信息收集

    • 关注研招网调剂系统开放时间
    • 及时查看目标院校调剂公告
    • 主动联系招生办和导师
  2. 调剂志愿填报

    • 合理评估自身分数和院校要求
    • 填报有梯度的调剂志愿
    • 保持通讯畅通,及时回复复试通知
  3. 调剂复试准备

    • 快速了解调剂院校专业特点
    • 针对性准备复试内容
    • 展现专业基础和科研潜力

常见问题解答

Q:21考研报名人数预计有多少? A:根据教育部数据,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为341万人,预计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将继续增长,可能突破400万人。

Q:疫情影响下,21考研会有哪些变化? A:21考研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进行,考生需注意:

  1. 提前了解考点所在地防疫要求
  2. 准备健康码和健康承诺书
  3. 关注是否需提供核酸检测报告
  4. 复试形式可能采取线上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

Q: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 A:院校专业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

21考研有哪些必知考点和高效备考策略?-图4

  1. 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
  2. 院校专业排名和学科实力
  3. 历年录取分数线和报录比
  4. 导师研究方向和科研平台
  5. 地理位置和就业前景

Q:二战考生如何提高成功率? A:二战考生备考建议:

  1. 客观分析一战失利原因
  2. 制定针对性复习计划
  3. 优化时间管理和学习方法
  4. 保持良好心态和身体健康
  5. 适当考虑调整目标院校或专业

备考资源推荐

官方资源

  1.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招网)
  2. 目标院校研究生院官网
  3. 教育部考试中心官网

参考书目

政治

  • 《考研政治大纲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 《肖秀荣考研政治1000题》
  • 《风中劲草核心考点》

英语

  • 《考研英语词汇红宝书》
  • 《张剑黄皮书考研英语真题》
  • 《王江涛考研英语高分写作》

数学

  • 《李永乐考研数学复习全书》
  • 《张宇考研数学36讲》
  • 《李林考研数学系列》

备考工具

  1. 考研帮APP(院校信息、经验分享)
  2. 扇贝单词/墨墨背单词(词汇记忆)
  3. Forest专注森林(时间管理)
  4. XMind思维导图(知识梳理)

专家建议与心理调适

备考建议

  1. 制定科学计划: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制定月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
  2. 注重效率而非时间:保证每天6-8小时高效学习,避免疲劳战
  3. 定期检测进步:每月进行模拟测试,评估复习效果
  4. 建立错题系统:分类整理错题,分析错误原因
  5. 保持信息通畅:及时关注考研动态和政策变化

心理调适

  1. 接受焦虑情绪:适度焦虑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
  2. 建立支持系统:与家人朋友保持沟通,寻求情感支持
  3. 保持规律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适当运动
  4. 学会放松技巧:尝试冥想、深呼吸等减压方法
  5. 保持积极心态:相信努力会有回报,避免过度比较

21考研是人生重要转折点,希望每位考生都能科学备考、沉着应考,最终实现自己的研究生梦想,备考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记住坚持就是胜利,付出终有回报,祝愿所有考生都能取得理想成绩!


引用说明综合参考了教育部《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官方公告、各教育机构考研辅导资料及多位考研成功学员的经验分享,数据截止至2020年11月,后续如有政策调整,请以官方最新通知为准。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