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吧考研网

公务员考试歧义句如何快速识别与破解?

在公务员考试中,歧义句是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重要考点之一,这类题目旨在考查考生对语言表达的准确理解能力,以及在复杂语境中把握句子真实含义的能力,本文将全面解析公务员考试中的歧义句类型、识别方法和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提升应试能力。

公务员考试歧义句如何快速识别与破解?-图1

什么是歧义句?

歧义句是指同一句话可以有两种或多种解释的语言现象,在公务员考试中,命题人常常利用汉语表达的多义性设置干扰项,考查考生能否准确识别并排除歧义干扰,选择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歧义句的典型特征

  • 同一句子结构可以作不同层次划分
  • 同一词语可以作不同词性理解
  • 同一成分可以与句中不同部分组合
  • 同一表达可以指向不同对象

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歧义类型

词汇歧义

由于词语的多义性导致的歧义,包括:

  • 同形异义词:如"杜鹃"可指鸟也可指花
  • 同音异义词:如"期中考试"与"期终考试"
  • 词性不确定:如"领导要批评"中的"要"可作助动词或动词

例题:下列句子没有歧义的是: A.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把钱存入了银行 B. 他刚被任命为财务总监 C. 我们需要学习文件 D. 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解析:B项无歧义,A项"背着"有歧义;C项"学习文件"有歧义;D项"写不好"有歧义。

语法结构歧义

由于句子结构层次划分不同导致的歧义:

  • 修饰关系不明:如"新职工宿舍"(新职工/宿舍还是职工/新宿舍)
  • 施受关系不明:如"鸡不吃了"(鸡不吃食还是人不吃鸡)
  • 并列关系不明:如"老师和学生中的一部分"

例题:下列有歧义的句子是: A. 他走了一个小时了 B. 三个学校的校长参加了会议 C. 这个问题需要讨论 D. 我们下午开会

解析:B项有歧义,"三个"可以修饰"学校"或"校长"。

语义指向歧义

句子成分在语义上可以指向不同对象:

  • 副词指向:如"他在火车上写字"(他在火车上/字在火车上)
  • 否定范围:如"他不太喜欢运动"(不太喜欢/不喜欢运动)
  • 量词范围:如"两个大学的教授"(两个大学/两位教授)

语境缺失歧义

由于缺乏必要语境信息导致的歧义:

公务员考试歧义句如何快速识别与破解?-图2

  • 指代不明:如"小李告诉他朋友很生气"(谁生气?)
  • 省略不当:如"看到你那年才六岁"(谁六岁?)

歧义句的识别方法

成分分析法

通过划分句子成分识别潜在歧义:

  • 主谓宾划分是否唯一
  • 定状补修饰是否明确
  • 并列结构是否清晰

示例:"热爱人民的军队"

  • 结构1:[热爱][人民的军队](动宾)
  • 结构2:[热爱人民的][军队](偏正)

替换法

用同义词语替换可疑部分:

  • 如"他原来住在这里"中"原来"可替换为"以前"或"本来"

停顿法

通过不同位置的语音停顿判断:

  • "你说/不过他也得说"与"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添加法

补充缺失信息验证歧义:

  • "采访这位英雄的父亲"可添加"这位英雄的/父亲"或"这位/英雄的父亲"

公务员考试歧义句解题技巧

明确题目要求

是要求选择"有歧义"还是"无歧义"的选项,避免因审题失误丢分。

分析句子结构

对每个选项进行结构分析,特别关注:

  • 多层修饰结构
  • 并列成分
  • 否定词位置
  • 多义词使用

寻找潜在解释

对每个句子尝试找出两种以上的合理解释,如能找到则判定为歧义句。

排除法应用

对于选择"无歧义"的题目,可先排除明显有歧义的选项,再仔细分析剩余选项。

语境代入法

将句子放入不同语境中,检验是否会产生不同理解。

公务员考试歧义句如何快速识别与破解?-图3

高频歧义句式总结

  1. 数量词+名词1+名词2

    "三个学校的老师"(3个学校/3位老师)

  2. 动词+名词1+名词2

    "发现了敌人的哨兵"(发现哨兵/哨兵发现)

  3. 否定词+范围

    "所有人不都同意"(部分人不同意/所有人不同意)

  4. 连词连接

    "老师和学生的一部分"(老师一部分和学生一部分/老师和部分学生)

  5. 介词短语位置

    "在火车的车厢上写字"(人在车上/字在车上)

    公务员考试歧义句如何快速识别与破解?-图4

真题实战演练

例题1: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是: A. 他谁都不认识 B. 两个公司的员工 C. 妈妈想起远方的女儿很伤心 D. 我们需要进口设备

解析:A项无歧义,B项数量词歧义;C项"很伤心"指向不明;D项"进口"可作动词或形容词。

例题2:下列句子中有歧义的是: A. 他走了一个小时 B. 这份工作他干不了 C. 孩子们很喜欢李老师 D. 李老师今天病了

解析:B项有歧义,"干不了"可理解为"不能干"或"干得不好"。

备考建议

  1. 积累多义词:系统整理常见多义词及其不同用法
  2. 分析长难句:每天分析2-3个复杂句式,培养结构敏感度
  3. 做真题总结:分类整理历年真题中的歧义句题型
  4. 朗读训练:通过不同停顿方式体会句子歧义
  5. 语境构建:练习为歧义句补充消除歧义的上下文

常见误区警示

  1. 过度解读:并非所有表面有歧义的句子在实际语境中都有歧义
  2. 忽视标点:有时标点差异会导致歧义(如"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3. 忽略习惯表达:某些表达虽理论上有歧义,但习惯用法已固定
  4. 轻视口语歧义:口语中的重音、停顿也会产生歧义

通过系统掌握歧义句的类型特征和解题方法,考生可以在公务员考试中准确识别并处理这类题目,提高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得分率,建议在日常备考中多读多练,培养对汉语表达的敏感度,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引用说明参考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专项教材》等权威资料,并结合历年公务员考试真题分析整理而成。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