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认证的必要性
- 防替考:绑定考生身份信息,杜绝代考行为。
- 高效核验:缩短人工核查时间,提升入场效率。
- 数据存档:作为考试合规性的重要依据。
入场指纹认证全流程
-
考前准备
- 指纹采集:通常在报名确认阶段完成,需使用指定设备按压手指(通常为拇指或食指)。
- 信息核对:采集时同步拍摄照片,与准考证、身份证信息关联。
-
考试当天流程
- 第一步:出示准考证和身份证,工作人员核对名单。
- 第二步:在指纹仪上按压已登记的手指(保持3秒左右),系统自动比对。
- 第三步:验证通过后领取考位号,进入考场。
-
异常情况处理
- 指纹识别失败:可尝试其他已登记手指或人工核验(需提供身份证+准考证双重确认)。
- 手指受伤:提前联系考点,携带医院证明申请特殊通道。
常见问题解答
Q1:指纹无法识别怎么办?
- 保持手指干燥清洁(可提前用纸巾擦拭);
- 按压时力度适中,确保指纹区域完全覆盖识别区;
- 多次失败后,考点将启动备用方案(如密码验证或人工审核)。
Q2:可以更换登记的手指吗?
- 原则上不允许临时更换,但因伤病等特殊情况可考前联系考试中心备案。
Q3:指纹信息会泄露吗?
- 考试机构仅存储加密的指纹特征码,原始图像不保留,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
注意事项
- 提前到场:建议至少提前30分钟到达,预留核验时间。
- 避免涂抹护手霜:油脂可能影响识别精度。
- 关注通知:部分考点可能升级为“人脸+指纹”双重认证,需以官方公告为准。
权威参考:
-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学位网)
-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
更新至2023年,具体流程以当年考试通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