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科目与内容
哲学综合(必考)
考试范围:
- 中国哲学史:先秦诸子(儒家、道家、墨家等)、汉唐经学、宋明理学、近现代哲学。
- 西方哲学史:古希腊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世纪哲学、近代经验论与唯理论、德国古典哲学(康德、黑格尔)。
-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资本论》哲学思想。
重点提示:
- 关注哲学家的核心命题(如“仁”“理念论”“绝对精神”)。
- 对比中西哲学差异(如“天人合一”vs“主客二分”)。
逻辑学(选考)
考试范围:
- 形式逻辑:命题逻辑、谓词逻辑、三段论。
- 现代逻辑:模态逻辑、归纳逻辑、逻辑哲学问题。
备考建议:
- 掌握真值表、自然演绎法等解题技巧。
- 参考《逻辑学基础》(陈波著)进行练习。
伦理学(选考)
考试范围:
- 规范伦理学:功利主义、义务论、德性伦理学。
- 应用伦理学:生命伦理、环境伦理、科技伦理。
典型考题:
- “康德的绝对命令如何应用于当代社会?”
- “比较孔子‘仁’与亚里士多德‘中庸’的异同。”
考试形式与分值
- 笔试(70%):3小时闭卷,含简答、论述、文本分析。
- 面试(30%,部分专业要求):考察哲学思辨能力与学术潜力。
推荐备考资料
- 教材类
-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
- 《西方哲学史》(赵敦华)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肖前)
- 真题与拓展
-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官网历年试题
- 《哲学研究》《世界哲学》期刊论文
备考策略
- 建立知识框架:按时间轴梳理哲学流派,制作思维导图。
- 精读原典:重点分析《论语》《纯粹理性批判》等选段。
- 模拟训练:每周完成1-2套真题,限时作答。
常见问题解答
❓ Q:跨考生如何入门哲学?
→ 建议先通读《苏菲的世界》培养兴趣,再系统学习哲学史。
❓ Q:复旦哲学更侧重理论还是应用?
→ 以理论为主,但近年增设科技伦理、人工智能哲学等应用方向。
引用说明:
本文参考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官方文件及《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结合历年真题分析撰写。
(注:实际备考请以复旦官方最新大纲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