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与古代舞蹈
- 原始舞蹈的功能
- 宗教祭祀(如萨满仪式)、狩猎模拟、生殖崇拜。
- 代表遗迹: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中的舞蹈场景。
- 古埃及舞蹈
- 宗教仪式(如奥西里斯祭祀)、宫廷娱乐。
- 特点:线性动作、对称构图,常见于墓室壁画。
- 古希腊舞蹈
- 与戏剧结合(如酒神狄俄尼索斯庆典)。
- 分类:庄重的“皮里希斯舞”(战争舞)与欢快的“科达克斯舞”(喜剧舞)。
东方传统舞蹈体系
- 印度古典舞
- 流派:婆罗多舞(表情与手势为核心)、卡塔克舞(北印度宫廷舞)。
- 理论依据:《舞论》(Natya Shastra)中的“拉斯”(情感美学)。
- 中国舞蹈
- 周代雅乐舞(《大武》)、唐代宫廷燕乐(《霓裳羽衣舞》)。
- 戏曲舞蹈:京剧“做派”中的程式化动作。
- 日本能乐与歌舞伎
- 能乐:缓慢象征性动作,面具使用。
- 歌舞伎:“见得”(mie,定格动作)的戏剧性表达。
西方芭蕾发展史
- 文艺复兴起源
意大利宫廷宴会芭蕾(如1489年《天堂盛宴》)。
- 法国宫廷芭蕾黄金期
- 路易十四时期成立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1669年)。
- 代表作品:《王后的喜剧芭蕾》(1581年,首部完整芭蕾)。
- 浪漫主义芭蕾
- 特征:白色纱裙(《仙女》1832年)、超自然题材。
- 代表作:《吉赛尔》(1841年)中的“疯癫场景”。
- 20世纪现代芭蕾
- 佳吉列夫俄罗斯芭蕾舞团革新(如《春之祭》1913年)。
- 巴兰钦新古典主义(《小夜曲》1934年)。
现代舞革命
- 先驱人物
- 伊莎多拉·邓肯:反对足尖鞋,倡导自然动作。
- 玛莎·葛兰姆:“收缩-释放”技术(如《悲悼》1930年)。
- 德国表现主义舞蹈
玛丽·魏格曼强调内心情感,《女巫舞》使用面具。
- 后现代舞
- 默斯·坎宁汉:机遇编舞法,脱离叙事(《空间点》1953年)。
- 皮娜·鲍什:舞蹈剧场融合戏剧与日常动作。
高频考点与答题技巧
- 名词解释
例:“芭蕾足尖技术”:19世纪玛丽·塔里奥尼在《仙女》中推广,需答出时间、人物、作品。
- 比较题
如“印度婆罗多舞 vs 日本能乐”:从宗教背景、动作风格、音乐配合三方面对比。
- 作品分析
结构:创作背景+主题+动作特点+历史意义(如《春之祭》的原始主义与节奏颠覆)。
拓展学习资源
- 书籍:
- 《世界舞蹈史》[美]瓦尔特·索雷尔(通史经典)
- 《中国舞蹈发展史》王克芬(本土研究权威)
- 纪录片:BBC《舞蹈的艺术》、NHK《敦煌舞乐》。
引用说明综合自舞蹈史权威教材《世界舞蹈史》(索雷尔著)、学术论文《东方舞蹈美学比较研究》及大英百科全书舞蹈词条,具体年代与作品信息均参照可信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