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加分政策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旨在为特定群体提供适当的照顾,2017年,各省市根据国家政策调整了高考、中考等考试的加分规则,本文将详细介绍2017年的考试加分政策,包括加分对象、申请流程、政策变化等内容,帮助考生和家长全面了解相关信息。
2017年高考加分政策
全国性加分项目(适用于全国高考)
2017年,教育部规定的高考全国性加分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 烈士子女:加20分。
- 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及台湾省籍考生:加5-10分(各省执行标准不同)。
-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加10分。
- 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加20分。
地方性加分项目(各省市不同)
各省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地方性加分政策,
- 少数民族考生:部分省份(如云南、贵州、广西等)对少数民族考生加5-20分不等,但部分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已逐步取消或降低加分幅度。
- 农村独生子女:河北、山西等省份对符合条件的农村独生子女考生加10分。
- 省级优秀学生、竞赛获奖者:部分省份对奥赛、科技创新大赛等获奖者给予加分,但2017年多地已开始减少或取消此类加分。
政策调整趋势
2017年,教育部继续推进高考加分“瘦身”计划,许多地区进一步缩减加分项目,
- 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等加分。
- 部分省份(如江苏、浙江)逐步取消少数民族加分,仅保留偏远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加分。
2017年中考加分政策
中考加分政策由各地市教育局制定,2017年常见加分项目包括:
- 军人子女:根据军人立功情况,加5-20分(如北京、上海等地)。
- 见义勇为人员子女:部分地区对获得市级以上表彰的见义勇为人员子女给予加分。
- 少数民族考生:部分民族地区(如新疆、西藏)仍保留加分,但东部城市大多已取消。
- 归侨、台胞子女:加5-10分(如广州、福建等地)。
如何申请考试加分?
申请流程
- 高考加分:考生需在报名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如烈士证明、退役军人证、少数民族户籍证明等),由省级招办审核。
- 中考加分:一般由学校或教育局统一收集材料,考生需提供户口本、获奖证书等证明文件。
注意事项
- 材料真实性:加分资格审核严格,如发现造假将取消考试资格。
- 政策变动:每年加分政策可能微调,需关注当地教育部门最新通知。
2017年加分政策的影响
2017年的加分政策调整体现了教育公平化的趋势,减少“功利性加分”,更加注重对特殊群体(如烈士子女、退役军人)的照顾,考生和家长应理性看待加分,避免盲目追求加分资格,而应专注于提升自身成绩。
2024年回顾:加分政策的变化
对比2017年,2024年的考试加分政策进一步精简,更多地区取消少数民族、竞赛类加分,仅保留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群体的照顾。
引用说明
本文参考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2015年)、各省市教育考试院2017年高考及中考政策文件,具体执行标准以当地最新政策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