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动画专业简介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是国内顶尖的综合性院校动画专业之一,依托同济的工科优势,动画专业注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研究方向包括动画创作、数字媒体艺术、影视特效、游戏设计等。
学科优势:
- 跨学科融合:结合计算机科学、设计学与影视艺术。
- 国际化资源:与德国、日本等高校合作,提供海外交流机会。
- 实践导向:校企合作项目多,如与B站、腾讯等企业联合培养。
考研基本信息
招生方向与考试科目
同济动画考研分为学硕(设计学)和专硕(艺术设计),具体方向包括:
- 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
- 影视创作与理论
考试科目(以2024年为例):
- 初试:
- 政治(100分)
- 英语一/二(100分)
- 艺术设计基础(手绘/理论,150分)
- 动画创作与理论(命题创作+论述,150分)
- 复试:
- 作品集评审
- 专业面试(含英语口语)
- 部分年份加试软件操作(如PS、AE)。
分数线与报录比
- 近年分数线:
- 学硕:总分≥360分,单科线≥50(公共课)/90(专业课)。
- 专硕:总分≥350分,单科线同上学硕。
- 报录比:约8:1~10:1(热门方向竞争激烈)。
备考核心要点
专业课备考策略
- 专业一(艺术设计基础):
- 手绘部分:考察角色设计、分镜脚本、场景构图等,需掌握动态表现与风格化处理。
- 理论部分:涉及动画史、设计理论(如《世界动画史》《动画创作基础》)。
- 专业二(动画创作与理论):
- 命题创作:如“未来城市”主题,需在3小时内完成故事板+设计说明。
- 论述题:分析动画技术趋势(如AI对动画产业的影响)。
推荐书目:
- 《动画艺术辞典》(贾否)
- 《原动画基础教程》(理查德·威廉姆斯)
-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李四达)
作品集准备 要求**:3-5个完整项目,包括动画短片、角色设计、动态图形等。
- 加分项:参赛获奖作品、商业项目经历。
复试技巧
- 面试常见问题:
- 个人创作理念(如“你的作品受哪些艺术家影响?”)。
- 行业热点分析(如元宇宙与动画结合的可能性)。
- 英语口语:准备自我介绍与专业术语(如“motion capture”)。
常见问题解答
Q1:跨专业考生如何备考?
- 建议提前1年准备,补足手绘基础,可通过网课(如Coursera动画课程)或线下培训班系统学习。
Q2:同济更看重技术还是创意?
- 两者并重:技术需达标(如软件操作),但创意表达和学术潜力是关键。
Q3:是否有真题资源?
- 官网不公开真题,可通过学长学姐或培训机构获取回忆版题目。
总结与建议
同济动画考研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建议考生:
- 早规划:至少提前10个月系统复习。
- 多实践:参与动画项目或比赛积累作品。
- 关注动态:每年9月查看研招网最新招生简章。
如需进一步咨询,可联系同济艺术与传媒学院官网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引用说明:
- 招生信息参考同济大学研究生院2024年招生简章。
- 书目推荐来源于高校动画专业通用教材及行业权威著作。